生活在蒙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2|回复: 0

学渣留学生自述:“爸妈清北学霸 我却是废物”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5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21-11-4 08:10:24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注册成为蒙城居民,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想来我爸妈一直都觉得我挺丢他们面儿的。

从决定送我留学开始,他们不切实际地就想着让我读哈耶普麻斯,他们自己一个清华一个北大毕业的,理所当然地觉得我应该继承他们的优秀。

学渣留学生自述:“爸妈清北学霸 我却是废物”-1.gif

但很不幸,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孩。

爸妈很在意分数,可小学我最高的成绩可能也就是语文的95分,爸爸高兴得带我下了一周的馆子;初中时因为成绩平平,没考上人大附中,他们放弃了那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把目标定在top30,高中给我安排到还算不错的国际学校,成绩却又持续低谷。


在亲戚的饭桌上,或者见一些爸妈的老同学的场合中,他们提到我时,爸妈每次支支吾吾,含糊带过的神情总让我记忆深刻。

他们一直寄予我厚望,我是知道的。于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家里长辈总在我面前不停地夸我父母时开始,我就知道我应该努力。所以我放弃了我喜欢的音乐课外班,去上编程课,去上周末数不清的竞赛班,在枯燥无味的补习班中昏昏大睡,在初中的寒暑假就塞满的各种高中预习课、托福预备班中囫囵吞枣。

爸妈将我的人生安排得很好,但我一直都像是那个离谱脱轨的火车,走偏之后再也拉不回来。虽然说初中的时候,勉勉强强还算是班上前十,那些竞赛题不是第一个做出来,但也不算是最后一个才做出。但在英语这门课上,我的天赋着实不够。

即使初中就开始学托福的预备班,假期也没怎么玩过光上课了,第一次考托福的时候,很不幸,我考了个38分。初二的暑假,隔壁涂婶家跟我一起长大的邻居去了西藏玩,而我在猛补语法。初三的寒假,同学都在高高兴兴过年的时候,我在房间里做老托福阅读。

高一刚开学不久的那个国庆我考了第二次托福,终于到了60分,我还没来得及高兴自己的舍弃和努力还算有效,父亲阴沉的脸我就知道,糟糕,今年的寒假又没了。然后,我就上了更多的课;记了更多的单词,忘了更多的单词;学了更多的长难句,绕来绕去还是没能绕清;上了更多的外教课练口语,除了嘻嘻哈哈玩得很开心一到关键学习点又似懂非懂;

其实老师讲的课,我都认真听了,什么同义替换的原理,段落插入的逻辑,听力记笔记的关键词,那些考试技巧和方法我也都熟记了,但单词我就是记不进去,大段大段的文章我就是看不懂也听不懂。

刚学SAT的时候,也非常非常吃力,别人做一篇阅读20分钟,我做一篇要两个小时。就连最生活化的社科文章,我都只能看懂1/3,还有时候会误会文章原本意思,天马行空脑补出别的含义,一做题,好的,只对2题。

一次次的挫败,一次次的努力后没有结果,我早已习以为常。不过就是将自己想玩的,感兴趣的,一个个往后排,因为我永远只能先以学业为主,先以目标为主。每次觉得好累想停下来休息一会的时候,再看看爸妈紧缩的眉头,严肃的神情,我只能默默将想要玩的想法吞回肚子里,然后再马不停蹄地往前赶,再往前赶。

怎么都不够。

其实说实话,我真的没有很大的抱负。我不想改变世界,我也不想年薪百万千万,我甚至不想开公司,也不想成为什么专家。

在很小的时候,我最期待最向往的生活,就是在那山野竹林,造一间小木屋,过着隐居的日子。虽然现在看来不算现实,但我对以后的日子要求仅仅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只管温饱。

小时候我想学音乐,以后就没事演出演出弹弹琴就好,后来被竞赛课淹没;而后来我想学文科,想学中国历史,却一朝走上留学路;再后来我想就写剧本杀度过一生,被爸妈严重警告勒令;

可能是我性格过于不切实际且理想化,再加上没有天赋,从高中开始,我就越发往扶不起的阿斗发展。我们学校很多课都是外教英文授课,基本上我都是一知半解的,考前求佛拜神,考中靠蒙带猜,试卷发下来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总之,就是很糟糕。

国外考试这边,托福就不用说了,SAT更是入门都困难。所幸这两年的 test optional,不然我可能得起码 gap 一年才能正常读上书。

但很多人,包括我爸妈都还是觉得我自己没有努力。当他们知道,我自己放弃top30的申请之后,同学总劝我说“不试试怎么行”、“再冲刺一下肯定可以”,父母则是充满失望的语气“你就这样自甘堕落?”可没有一个人告诉我,我还应该怎么努力。

一放学就排满了课,假期从初中开始就没有休息过,哪怕没课的时候我也都在自习记单词、听英语、改长难句、记语法,我是真的不认真吗?我是真的不想好好学习吗?我也许是真的没有那个能力。

也许对我们学校很多同学来说,可以说是大多数同学来说,托福100真的是个特别特别简单的事情。可我是那个开始得早,努力得长,却连90分都没有刷到的人。我是那个做了SAT初步模考,老师就说要大量补课的人。

我问过为什么,怀疑过自己,为什么别人按部就班就能有个GPA 4.0,托福110、SAT 1500,而我却今日不知明日,未来是不是能申请到学校,读到书也不一定呢?我只是想跟大家一样,按部就班过个正常人生就好了啊。但为什么这么这么难?

直到高二,我考了第五次托福考到85分的时候,当别人都已经考完第二次 SAT 的时候,我终于发现爸妈的期望根本就不是为我定制的,而是为他们理想中的那个孩子定制的,那不属于我,不属于这个好似工厂残次品的我。

于是,我把 TOP 30 从我的 School List 里全部划掉。从这一刻开始,我想定制我自己的人生。

接受我可能是个努力了才能成为average水平的FW之后,我开始了全新的人生。

在申请季开始前,我最后又考了两次托福,终于考到了92分。仔细地用着网页翻译加自己一半一半的理解,我花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看了不同学校,不同的专业,最后选择了几所排名不高,分数要求托福90左右且可以不交 SAT 又有我比较感兴趣专业的学校。

留学这条路也许并没有带给我什么美好的记忆,但不得不说申请季真的是一个很好直面自己的机会。

申请季开始时,我终于能在写文书的时候真正去思考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有着什么样的优点有着什么样的缺点,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而不是眼中只有提心吊胆的GPA和怎么也刷不上去的分数了。

我深知自己的平凡,但我也不是没有优点。比如,我有很强的感知能力,从小到大,男生女生,熟悉不熟悉的都会很容易找我倾诉心事,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人不同的心理情绪,都有着很多很多的奇思妙想。

虽然我没有太多太耀眼的活动,但我做过的事情全都是出于真正的兴趣,去帮助野生动物,感知自然;在心理社从一个小透明因为坚持得久又跟社里大家关系好,最后被莫名其妙任命为社长;因为玩剧本杀上瘾,慢慢学会给玩得好的同学开本,最后抽时间写本,到印刷。这些都是我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是属于我自己的印记。

在申请中的我,在申请中的我,在文书中的我,不再是那个代号为托福85分的同学,不再是那个班上中下游的学生,不再是那个从未出现在光荣榜、排名榜、竞赛榜隐没在闪闪发光的同伴们后的名字。而是一个完整的,独立,不算特别又世界上没有第二个的我。

在学校里的时候,总觉得我是个另类,是那个明明家庭教育背景是金卡级别,自己却是个灰卡。同学们明明都是一样的学习,但他们就是比我学得好。

后来我在申请过程中,也加了很多线上的学习群申请群,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才发现,我并不是一个人。

也有因为家里经济原因,七年前申请到top30而去不了,又没考高考读了个大专现在重新跟我一起申请本科的姐姐;

也有在美国读了一两年因为英语太差被退学,现在重新努力,日夜不休提高英语重新申请的好兄弟;

也有因为双相情感障碍,而本科退学,现在回国还无法迈出前进那一步的同学。

还有那些更普遍的,一起刷分刷不到90、100的和我一样的人,也有那些SAT刷了好多好多次,模考一遍又一遍却死活考不到1500的人。

大家不都一样吗?一样地在一个又一个考试与分数中挣扎,一样地在脱离标准的轨道后努力回到标准线。所以普通平凡又如何呢?只要我们对得起自己,过好自己的人生就好了。

跟爸妈表达了自己真正的意愿仅仅是做过普通人,过一个温饱而还算快乐的一生后,他们虽然不赞同,但在最终还是只能接受这个事实。他们也许觉得我这样以后公不成名不就的多少有点丢脸,又或者是害怕没有世俗意义上的经济资源,社会地位做担保,就不能确保我过得很好,有个稳定而优质的一生。

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更期望能先满足我自己的内心,而后再是更富有的生活。就是在这世上那么多那么多的平凡人中,其实也有人不图那三便士,不喜欢面包,心中眼中全是月亮呀。

我就是那终其一生,平凡而只爱月亮的人啊。

| GBK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