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蒙城

关注微信公众号【魁北克蒙特利尔华人】,推送最新最实用的新闻生活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超七成网友机不离手 你也有手机病吗

0
回复
320
查看
[复制链接]
来源: 2021-9-11 08:00:3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超七成网友机不离手 你也有手机病吗-1.jpg


微信聊天、上网购物……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人们生活、工作带来诸多方便与乐趣,但过度使用、依赖手机的生活方式也让不少人染上了 " 手机病 ",不仅致使日常工作、学习时间被挤占,还给身心健康造成多种不良影响。随着越来越多人意识到 " 手机病 " 的危害,网友们开始四处寻觅 " 良方 ",通过使用自律应用软件、丰富线下活动等方式避免沉迷手机。


沉迷手机危害大


深夜,在某互联网企业任职的邹女士依旧坐在办公桌前,赶制着第二天需要的活动策划案。" 如果白天没有一边干活一边刷手机,现在也不用‘挑灯夜战’。" 邹女士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发生过很多次,熬夜赶工虽然痛苦,但第二天还是抵挡不住手机的诱惑," 好了伤疤就忘了疼 "。


白天刷微博、晚上打游戏、碎片时间玩短视频,如今越来越多的成年人被贴上 " 机不离手 "" 沉迷上瘾 " 的标签,工作、学习效率直线下降,像周女士这样因刷手机误事而深夜赶工的情况时有发生。


有媒体近日在社交网络上发起 " 使用手机时长和健康隐患 " 网络调查,吸引超过 40 万网友的关注。结果显示,74% 的网友表示自己 " 手机不离手 ",65% 的网友离开手机会产生焦虑感。换言之,目前超七成网友已经成为 " 手机病 " 患者。


除了严重侵占正常工作、学习的时间," 手机病 " 还会对使用者造成健康隐患。有医生表示,过度使用手机不但会对眼睛、颈椎和大拇指腱鞘造成直接损伤,还可能带来睡眠、内分泌和肥胖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精神和情绪。此外,成人沉迷手机还会给未成年人作出不良示范。一些父母整天手机不离手,放任孩子过早、过度使用手机,以致其视力下降、无心学习,未来还可能诱发性格孤僻等心理疾病。


自律软件开 " 良方 "


" 手机病 " 危害大,治起来更是困难重重。邹女士说,随时随地使用手机工作、娱乐已经成为习惯,日常生活离不开智能手机提供的各项功能和服务。" 主动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很难做到,坚持一两个小时不用手机就已经是极限了。"


针对 " 手机病 " 用户的困扰,有软件开发者从手机本身 " 破题 " 寻找良方,推出一系列为手机重度使用者量身定制的自律应用软件,帮助他们远离沉迷。记者实际体验几款自律软件后发现,此类软件涵盖学习、工作、健身等多种使用场景,大多设有计时、便签、闹钟、日历、时间管理、任务管理等功能,可为任务计划设置定时提醒,并通过打卡签到等形式督促用户按照日程安排做相应的事情,帮助用户养成自律习惯,防止过度使用手机。


除了通过自律软件培养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部分手机厂商和游戏运营方还计划针对自律性不强的成人手机用户设计适当的防沉迷措施。据介绍,目前大多数手机基本都有针对未成年人设计的防沉迷系统和手机使用时间管理软件,但对成年人沉迷手机的问题鲜有设防,导致部分缺乏自律的用户得不到防沉迷保护,影响正常生活。


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无论手机用户是成人还是孩子或老年人,防沉迷系统都应作为手机出厂的标准设定,为用户提供防沉迷保护。成人防沉迷系统无需过多强制性措施,只要设计好合理的手机使用时间,超时就自动提醒用户注意身体健康,并在游戏等应用打开环节设计公益广告,提醒大家沉迷手机会带来健康危害,通过经年累月的重复提示来增强用户科学健康使用手机的意识。


" 无机 " 活动也精彩


放下手机、翻开书籍,你能坚持多久?不久前,安徽某高校举办了一场 " 无手机阅读 " 挑战,邀请数百名师生走进图书馆,将手机上交工作人员统一保管,开启一段远离手机的专注阅读时光。


" 无机 " 阅读、" 无机 " 观影、" 无机 " 桌游……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将目光投向线下休闲,参与各式各样的 " 无机 " 活动也成为一种新时尚。闫先生是一名通讯工程师,每天工作生活都少不了跟手机打交道。在他看来,当代年轻人习惯长时间使用手机并不是大问题,只要愿意用心去发现线下生活的乐趣,就有望摆脱对手机的依赖,远离虚拟世界的禁锢。


闫先生告诉记者,线下活动不仅能让朋友之间增进感情,还能相互监督、互相提醒,帮助自控能力差的同伴远离手机,享受线下游戏的乐趣。


随着 " 无机 " 活动的理念热度不断升高,不少网友也在社交媒体上呼吁更多公共场所和商家推出鼓励远离手机的活动。比如,游乐场可以推出 " 不携带手机半价活动 ",鼓励更多家长放下手机,与孩子一起玩游戏。餐厅也可以推出 " 寄存手机送小菜 " 活动,鼓励大家聚餐时多交流、少看手机。" 其实线下生活从来不缺少乐趣,只是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 闫先生说。


(来源:ZAK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广告电话: 514-268-16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