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蒙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生活在蒙城 门户 查看主题

让孩子出国留学 家长准备好了吗?

评论数: 0  我来说几句

一位中国家长早前来探望在加拿大留学的孩子,回国后她写下了这样的感想,“这次去我的感受是中国很多孩子和家长,都没有做好留学将面临的学习、以至生活等准备。导致很多孩子迷失方向,如果家长了解到留学孩子的真实情况,一定是欲哭无泪。”“孩子在国内从小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裕环境,突然改变,这的确是一个坎。”

0.jpg
教育咨询专家冯琦博士指,不少中国家长对加拿大教育系统和观念都不了解。

1.jpg
不少中国家长到本地旅游时,顺道为年幼子女留学探路。资料图片

尽管如此,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年龄不断下降,将仍会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中国学生和家长一直向往西方教育体系,而且有越来越多中国人现在担负得起留学费用;另一方面,加拿大教育体系为弥补本地生源日趋减少,大力吸收海外留学生,于是供与求之间找到了契合点。

文化差异难适应

在中国留学生大批涌来的时候,作为输出和输入的两方面,是否都已经做好准备呢?多伦多认知心理学家、教育咨询专家冯琦博士认为,正如以上家长反映,首先是中国的家长在孩子出国前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事实上这点也很难做到。因为中西文化和社会体系存在巨大差异,即使是来这边陪读的家长,除了在生活上的照顾外,其他方面难以帮到自己孩子。因为中国家长也是初来乍到,不仅有语言上障碍,对加拿大教育系统和观念都不了解。

冯琦还认为即使是本地长大的孩子,作为未成年人也需要有家长的抚育。“教育”本身有两个范畴,“教”就是教学,这方面可由学校承担;而“育”方面主要应是家长的责任。尽管为达到签证要求,小留学生必须有指定监护人,但监护人根本不能替代家长的作用。监护人通常会同时管几个或十几个孩子,何况加拿大人工非常贵,监护人每月收一两百元,根本也买不到理想服务。

回国留下都两难

另一方面,加拿大作为留学生输入国,教育系统也没有做好全面准备。如在寄宿家庭问题上,有些教育局负责介绍寄宿家庭,有的是由外间机构来做。实际上,合格寄宿家庭的资源非常有限,因为目前寄宿家庭的收费,低的800至900元一个月,还要包吃包住,最贵可能也不过1500元。寄宿家庭不但要付出精力和时间,还要牺牲很大私隐。因此,专业人士或高收入的西方家庭,通常不会做寄宿家庭,可想而知这项服务门槛就不能太高。更重要的,在留学生的监护和寄宿等方面,欠缺第三方机构的监管也是问题。

冯琦总结称,家长没有长期本地生活的经历,又不懂得寻求专业帮助,花了90%的金钱,却没有花10%的努力完美留学计划,结果是毫无意外的低质量留学,回国或留下都两难。

以过来人身份分享经验前留学生家长办寄宿助乡亲

曾经是留学生家长的罗敏华,之前看到中国留学生柳干的案件时,非常同情中国留学生和家长,日前又看到记者报道,有留学生反映西人寄宿家庭男主人看色情片的事情,促使她成为寄宿家庭,并且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对于家长应如何为孩子在留学方面做好安排,她作为过来人,非常乐意分享自己的经验。

不应对孩子要求太多

罗敏华的儿子是在上海读重点初中和高中,高中最后一年她已经决定不让孩子参加中国的高考,而是要考托福,直接申请外国的大学。结果,孩子高三的下半学期就一边完成高中的学业,一边读了一个托福训练班。结果他的托福考出了600多分,被蒙特利尔的麦基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ry)顺利录取,毕业后又在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读了研究生,现在已经是一位成功专业人士。

罗女士总结她的经验就是,在几个关键的选择上做对了。首先,在中国的托福考试的补习可能更为有效,因为他们有过硬的师资和应试的技巧,相对比到国外学习语言,还能更有效地取得入大学需要的英语成绩。尽管这样应试教育下的英语,在口语方面可能不及国外学生,但进大学更重要的其实是读写能力。口语上时间长了,加上已经有了读写的基础,慢慢自然会好起来。

她认为国内家长不应对孩子要求太多,不要一下子给孩子建立几重目标。有家长一边要孩子学业突飞勐进,一边还要尽快融入西方社会,语言过关等等。其实只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够了,即顺利读完高中,进入大学。一些家长奢望孩子能尽快融入主流,其实这绝非住到西人家庭或与西人交往就能办到。其实所谓主流,如果自己能在此立足,并生活得很好,谁都可以是主流。西人寄宿家庭未必如中国家长想象的那样,在孩子语言不好的时候,就更难做到与外国人沟通,容易挫伤孩子的信心。在生活方面,尤其是饮食上,一个民族的饮食习惯很难改变,孩子未必能适应西人家庭的饮食。

空巢家庭愿分享经验

谈到她为何要做寄宿家庭,她表示之前看到中国留学生柳干的案例时,就非常同情中国留学生和家长,日前又看到本报报道,有留学生反映西人寄宿家庭男主人看色情片的事情,引起大家的议论。

她觉得自己是教师出身,现在又是空巢家庭,加上有自己孩子留学的经验,应该能做好这个事情。

“留学中介只说好不提坏”

王女士的孩子目前正在多伦多教育局一所高中就读。在半年的时间里,她与孩子一起经历了许多磨难,才发现出国远非之前想象那般美好。之前听在国外的人说国外如何如何好,其实是报喜不报忧。加上留学中介也都是只说好的,不提坏的一面。现在孩子已经在国内退了学,即使想回国,为了面子,现在也不好再回去了。

王女士称,在目前的留学生监护问题上,许多家长都反映存在很多问题。她认为加拿大政府只顾大量招收中国留学生,为了填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却没有人真正管理后续接待上的事情。尽管教育局有专管留学生的工作人员,但最多只能给学生提些建议。王女士认为应该有这方面的专门机构,负责留学生的接待,出了问题也应有监管。

窗户未装拒绝退订迫住酒店

滑铁卢有新公寓楼盘未能如期交吉,令为子女租住该处的华裔家长在开学前,要临时安排其他住宿大表不满。

儿子就读滑铁卢大学的家长李太,周二接受A1中文电台时事节目《A1出击》访问时表示,儿子原本在今年二月,与同学合租一个新公寓单位,但临近9月交吉日,管理公司仍迟迟未交代如何交锁匙,于是与丈夫专程到滑铁卢看那个新楼盘,惊觉该楝新盘仍然有很多东西未完成,部分窗户未安装好,没可能在交吉日入住。

李太说,她不断向管理公司查询,对方在9月2日通知她租盘未能如期交吉,但拒绝退还订金,只让她选择入住酒店,或把租约转到其他未出租的物业,若转租就不能在新公寓落成后搬回去,住酒店的租客才可在日后搬回新公寓。

她不满要在这么仓猝的时间下,被迫要接受管理公司的安排,由于酒店距离大学远,又要与陌生人一起住一间房,因此她为儿子选择了转租到较旧的公寓。但现在入住的6楼公寓单位,不单没有电梯,管理公司承诺会提供全屋家私及Wifi服务至今仍然欠奉。她们在9月6日,打算搬入上址时,竟然床都没有,感到很失望,与管理公司交涉后,只有床及桌子,直到周二都仍然没有椅子,儿子要在床上做功课,吃饭也要坐在床上,情况与原先打算入住的豪华新公寓单位是天与地的分别。

家长拟入禀追讨

她表示与管理公司交涉,对方说若想退款,可以采取法律行动,但租约没订明,若楼盘不能如期交吉,会如何处理。她又说,不少华裔家长受影响,有来自上海的家长付了五个月按金,也唯有接受转租的安排。有家长打算入禀法院追讨,但由于自己住在万锦市,未必会为了千多元订金,到滑铁卢采取法律行动,她提醒其他家长为子女入大学租屋住签租约时,要格外小心。该节目周二与管理公司联络,对方拒绝接受访问,承诺会发声明,但至截稿时仍未收到声明。

地产界:租住不要贪新楼

特约记者?杨婉文

有熟悉滑铁卢项目发展的地产界人士表示,家长为子女入读大学租新楼住时,要留意发展商实力,及预留多点时间。

滑铁卢欠建筑工人

地产公司负责人李志云周二接受A1中文电台时事节目《A1出击》访问时表示,滑铁卢新楼盘未能如期交吉久不久都会出现。他鼓励家长为子女在当地租住地方时,要了解发展商是否有能力准时交吉,尤其是滑铁卢现在有很多地盘,但当地的建筑工人不多,根本不够工人去赶工。他表示以他了解,有华裔家长为儿子租住的新楼盘的发展商,专门兴建物业租给学生,过往在不同地方兴建30或50个单住的物业,今次有涉及几百人的公寓未能如期交吉,一点也不出奇。

他又说,随着滑铁卢两间大学增加收生数目,住宿并不足够,加上当地政府立例,要求旧屋地库出租的房间要符合防火规例,令当地需要很多新的合规格公寓供学生去住。

他表示,公寓若无法如期交吉,发展商应该在三个月前就估计得到,不会到最后一周才通知到租客。他建议有子女在滑铁卢或其他大学就读的家长,要找地方租住时,不要贪新楼,要在当地尽量找已经建成的地方。就算是投资买楼花给子女的家长,也要找有声誉的发展商及预留多些时间,因为大部分发展商的理想交吉期,与实际情况往往会有出入。一般发展项目由动工到交吉,都要三年至三年半左右。

李志云又说,管理公司若未能按承诺,提供全屋家俬和Wifi服务,租客可追讨赔偿,要求减租。租务合约也应该让租客有权在发展商未能如期交吉时拿回按金退租。就算合约没订明未能交吉时的处理手法,受影响的几百个租客,也可以合资聘请律师,代他们控告管理公司或发展商违反租约。(来自加拿大都市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