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蒙城

关注微信公众号【魁北克蒙特利尔华人】,推送最新最实用的新闻生活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 收藏


先别高兴 Q2多次往返探亲签证不好拿

生活在蒙城网 签证入籍 2013-9-6 06:38 来自: Yorkbbs 作者: himontreal 2988人围观

9月1日,华人盼望的5年有效期签证终于来了,但是也有网友称,到中国签证中心办理相关申请手续,有关人员竟然称毫不知情。

中国驻多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吴冬梅、签证领事王军垒与王珞,今天下午在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向媒体和旅行社代表举行介绍会,吴冬梅在会上表示,本地华人确实可以申请新的Q2多次往返探亲签证,该签证有效期最高5年,但是能否获得批准,领事馆签证人员会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评估,做出决定,换句话说,并不是每名申请人都可以保证获得5年多次往返探亲签证。

她表示,现在持加拿大护照的华人申请1年或者2年多次往返探亲签证都没有问题,但是5年签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评估,不会每个人都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于2013年7月1日施行,其配套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也于9月1日施行,入境签证类别和申请材料等有部分调整。吴冬梅呼吁签证申请人先到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网站(http://toronto.china-consulate.org/chn/)及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网站(http://www.visaforchina.org/YTO_ZH/)查询相关资料,免得漏掉材料耽误时间精力。

据介绍,原先将旅游探亲混在一起的L类签证将会分开,新的L类签证只适用于旅游,团聚探亲则改发Q类签证,这次新推出的Q类签证是专门针对海外华人的,其中Q1字签证,发给因家庭团聚申请入境居留的中国公民的家庭成员和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家庭成员,以及因寄养等原因申请入境居留的人员;Q2字签证,发给申请入境短期探亲的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的亲属和具有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的亲属。 Q1和Q2签证的最高期限都是5年。

持Q1签证入境者,如果需要长期在中国居留,必须到当地公安机关申请延长居留时间,最长可以在中国居留5年。

新入境管理法规,入境中国签证种类由8种增加至12种。新的出入境管理法明确规定,海外华侨可以把有效中国护照当作身份证件使用。

原先F字访问签证则会分类得更精细。以后会分作两类,F字签证只适用于非商业性交流访问。而商业、贸易访问则改用M字签证。

此外又新增S类签证,专门供外国人探望在华就业就学的外国公民。

新增R类型人才签证,专门为外国高层次人才而设。

对在华长居商务人士的影响

对商务人士特别是在华的长居商务人士而言,自9月1日起,中国入境签证的新规定带来一些变化。商务签证今后在没有特殊理由情况下不得延长。

"我想出现的改变首先涉及的是签证的种类,原先是8类,现在增至12类。此外,对规定的执行得到加强。"这是泰乐信国际律师事务所上海分部律师科皮茨(Ralph Koppitz)对记者说的一段话。过去数天来,这名律师主要在研究中国新近出台的有关签证的新规定。

许多在华外国人因新规定包含了繁多的签证种类而深感不安。但科皮茨认为,新规定对一般商务来往人士而言并没有带来很多变化。他说,"对商务人士,签证的种类改变了。过去,他们使用的是F类签证,现在变成了M类。也就是说,签证的名称改了。积极的一面在于,如果过去两年里去过中国两次以上,现在便可以申请有效期更长的多次出入境签证。因此手续简化了。"

中国政府出台入境签证新规定,为的是消除一些商务人员为签证事务采取不合法手段的现象。这回签证变化涉及的主要是那些中长期生活在中国的外籍商务人员。旧规定允许商务签证可以不断延长,前提是持证者已在华生活了数年。过去,因为没有严格规定,税务问题也可以处理的相当宽松。这点随着新规定诞生而不复存在。新规定要求在中国长居者必须拥有当地长期居留许可。

签证新规实施严格

如果有人不遵守新规定,可能会被高额罚款,严重的还会被刑拘。中国政府将更为严厉地对该领域进行监控。科皮茨说,"一个很主要的变化是,中国公安部被授权同其他部委一道建立一个数据库。我估计,各类数据将会在这里得到汇总,以便今后可以更好地进行监控。"

不清楚的是,前往中国的实习生今后将申请哪类签证。理论上这里存在着多个解读新规定的可能性。但对前往中国旅游的人,新规定不带来任何变化。目前可以免签前往中国4大城市,停留期不超过72小时,他们可以是商务人员,也可以私人旅行者。这4大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旅行者要带上护照,而且要证明,入境最多72小时后又离开了中国。

分享到新浪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不想错过热门资讯?欢迎关注本站:
新闻资讯公众号
(每日精选热闻)
房产资讯公众号
(房市政策走势)

广告电话: 514-268-16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