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蒙城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生活在蒙城 门户 查看主题

在纠结“丧偶式育儿”?看看加拿大奶爸

评论数: 0  我来说几句


在国内时,身边大多数人的孩子,都是祖辈在看护。所以我在小区里溜孩子,碰到一些相熟的热心大妈们,看我在家里已经待了一年又一年,往往会忍不住语重心长地说,“你这年轻轻的,不去上班,在家带孩子,以后怎么办啊?”


我每每只能尴尬地笑笑,我也不想待在家里,但是孩子没人带,有什么办法?换过好几个保姆,或是钱给的不够多,或是提供不了单独且安静的房间给对方,又或是我认为对方带孩子也不尽人意。


况且这些年,有关保姆的担心,实在是太多。很多妈妈会感叹,保姆挣得比自己还多,还得小心伺候着保姆,万一对方有哪点不满意,把气偷撒在孩子身上,后果可能不堪设想。比如,近期震惊国人、外媒也有报道的杭州保姆纵火事件,那家的女主人和三个孩子的遭遇,是何等令人扼腕、痛心无比。


所以,我不辞职在家带孩子,难道让孩子爸爸辞职?


0.jpg


后来,到了加拿大,终于没有好心的邻居大妈替我的将来担忧了。现在身边有祖父母带孩子,也有保姆带孩子,但更多地还是爸爸妈妈自己带孩子。加拿大很多妈妈,一带就是一串孩子,身上挂着一个、车里推着一个,身边再跟着一个,一看就是要专业带娃数年的阵势。









同时,加拿大的爸爸在带孩子上,也丝毫不含糊。周末和下班后陪孩子家庭活动就不用说了,国内的很多爸爸在这方面也做的不错。虽然之前看了一些“丧偶式育儿”和“中国的爸爸在哪里”之类的文章,但实际上我在国内时身边的不少爸爸,最起码周末会带孩子到游乐场和公园去玩,每年也会带妻儿出门旅游几次。


但很多中国的爸爸也就只能做到这样了。其实往往是出于无奈,房价高消费高、竞争大压力大,身边很多爸爸们都疲于奔命。当然,也不乏有的爸爸会认为,育儿更多的是在家有老人老婆带,出门送兴趣班补习班。


1.jpg


而到了加拿大,明显发现爸爸在育儿过程中的参与度更高。社区经常会组织大人带孩子一起去参加的活动(Drop-in Programs),主要是针对6岁及以下儿童,免费且无需提前注册。第一次去时登记下基本家庭信息,以后每次去签个到就行。


这些社区活动的一般形式是每周一到两次,夏天在公园、其它季节在室内,提供很多玩具,社区工作人员和义工也会带着孩子玩游戏,然后是社区提供零食给孩子们,最后是大家一起围圈唱儿歌玩游戏。


刚来加拿大的那个夏天,因为孩子英语不好,我就经常会去参加社区的这个活动。几乎每次都能碰到一个西人奶爸带着约半岁大的小女儿,围圈唱儿歌的时候,那奶爸唱的相当投入。他也会很认真地和女儿玩游戏,逗得才半岁的孩子咯咯笑个不停。


2.jpg


加拿大幼儿园和小学下午三点多就放学了,有不少爸爸每天去接孩子,其中有的上班时间不是朝九晚五,有的则完全是家中看娃主力。说起来,在哪都是无奈,国内孩子父母工作压力大,更多是老人保姆去接孩子放学;而加拿大看孩子的老人毕竟不是很多,昂贵人工费的保姆又是很多家庭所高攀不起的。


一个加拿大西人邻居,男孩五六岁,孩子爸爸早上送上学、下午接放学。那家爸爸经常穿着挺随意的T恤牛仔裤和拖鞋,跟我们一群妈妈闲聊也不多。我本来猜想他是自由职业,但后来听别的邻居说他不工作只看孩子,而孩子妈妈的工作很好也特别忙。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见过那家的妈妈。终于有一次,学校音乐会,在男孩出场前几分钟,一身职业装的男孩妈妈,风风火火踩着高跟鞋赶到,完全是美女精英既视感。因为他们正好坐在我的前排,我不小心看到了夫妻俩的互动,非常亲密自然,完全没有女强男弱的不平等感。


3.jpg


在国人的观念里,妈妈外出上班,爸爸居家,这个组合听起来,总是有点那么不自在吧。扪心自问,我自己可能都不太接受。作为一个比较独立的现代女性,我一直认为女性当然能撑起半边天。但如果有一方需要回归家庭,我还是会主动站到男人身后,又回到了男主外女主内的老路。


而这一点,身边的一些加拿大人,做的很坦然也很理智,对于他们,在照顾家庭上,性别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就我身边的一些家庭来说,夫妻双方谁职业更有发展、谁挣钱多,谁就出去上班,而照顾家庭和孩子的任务就更多地落在另一半身上。我想,这就是我们这些初来乍到者,还需要修炼的地方,家庭是一个整体,自然应该做出对整体最有利的决策。


樱乐兮,一个倔强的老少女。心不灵手不巧,没有厨艺家务糟糕。最大特点,好读书,不求甚解。全日制学生21年,国内IT女民工。时时感恩平淡时光中的各种小确幸,常常惊喜于“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异国他乡,愿以文字,给予慰藉,给他人,也给自己。

(来源:温哥华港湾 作者:樱乐兮



最新评论